近日,工信部牵头起草的《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》公开征求意见,标志着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将从推荐性标准升级为强制性标准。这一政策信号不仅推动行业从“参数竞赛”回归“安全本质”,更让主动安全技术成为全民出行的刚性需求。在这场以“安全”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中,鸿蒙智行用累计超181万次的碰撞规避数据,诠释着“安全即豪华”的品牌理念。

技术规范化时代来临 鸿蒙智行重构主动安全标准
随着新国标落地,乘用车前装AEBS系统将从“可选”变为“必选”,这一转变倒逼行业从“功能堆砌”向“安全实效”深层转型。回顾传统AEB功能,其普遍存在场景覆盖单一的痛点,高速避险、侧碰后碰等复杂工况难以应对,部分品牌更因单一场景测试表现与实际路况表现脱节,导致用户信任度下滑。
在此背景下,鸿蒙智行的技术布局展现出前瞻性。其2024年推出的HUAWEI AD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,创新实现“边刹边让”的eAES功能——当危险发生时,系统可在1km/h-150km/h速度范围内,同步触发制动降速与横向避让。深圳某工业园区实测显示,搭载该技术的车辆以100km/h时速面对横穿行人时,不仅能完成急刹避让,车身姿态更保持稳定,完美践行“让速不让道”原则:优先启动AEB制动,若距离不足且侧向空间安全,则启动eAES转向,将碰撞伤害降至最低。
更深层次的安全布局体现在鸿蒙智行的“五维安全理念”中——全时速、全方向、全目标、全天候、全场景的防护体系,覆盖极端行车与泊车场景。近期升级的CAS 4.0全维防碰撞系统,更通过超全感知、超快响应、超前验证三大能力迭代,将安全守护推向新高度。

181万次避险实证 技术实力赢得用户口碑
在新能源车市,主动安全正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首要考量。上海车主在雨夜遭遇“鬼探头”时,eAES系统0.5秒内完成避险;深圳车主面对高速连环加塞,系统1秒内实现跨车道协同控制——这些真实场景中的安全守护,让鸿蒙智行的技术实力转化为用户口碑。
技术底气源自底层架构创新。鸿蒙智行采用激光雷达、4D成像毫米波雷达、高清摄像头等多异构传感器融合方案,极端天气下的感知稳定性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数据显示,行业AEB误触发率为10万公里/次,而鸿蒙智行eAES按“亿公里/次”设计,精度提升1000倍。其中央计算平台与底盘系统的深度耦合,实现感知、决策、执行的跨域协同,全链路响应速度达人类反应时间的数倍——为优化100毫秒响应,研发团队耗时两年迭代算法,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极端场景模拟。

第三方数据印证着市场认可:鸿蒙智行4月智能辅助驾驶总里程达2.64亿公里,用户活跃度88.62%,人均使用里程561.65公里。这组数据不仅彰显技术积累,更折射出用户对其安全能力的高度信赖。
从政策导向到技术落地 鸿蒙智行定义智驾安全新标尺
当AEBS强制标配成为行业新起点,鸿蒙智行以181万次避险的实证,将实验室参数转化为真实道路的“保命刚需”。其技术路径始终围绕“安全优先”的底层逻辑——不是炫技式的功能堆砌,而是通过全维度防护体系,将“科技向善”落实到每一次出行场景。
在行业竞速回归本质的当下,唯有将安全刻入技术基因的企业,才能在智能驾驶赛道行稳致远。鸿蒙智行以“断代领先”的技术实力,不仅为用户筑牢安全防线,更重新定义了智能驾驶辅助的价值尺度。未来,随着新国标落地与技术持续迭代,其“安全即豪华”的理念或将引领行业进入更具温度的发展阶段。